翔仪网首页     历史相册     纪念文章     郭秀仪画册     黄琪翔墨宝     历史拾遗     联系我们     English      
 

历史相册第4页

1 2 3 <<  >> 5 6 7 8 9 

 

看相片,请点击这里

郭秀仪与宋美龄

 

郭秀仪(右一)与宋美龄(右二)由法新社记者193846日摄于汉口。法新社记者对这张像片是这样纪录的: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和她的得力助手黄琪翔将军夫人郭秀仪19384月摄于汉口, 黄琪翔是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, 这张像片显示了中国妇女支持爱国抗日的行动。

(编者注:国民政府为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,改组军事委员会,成立军委会政治部,任命陈诚为部长,周恩来、黄琪翔为副部长,共同抗日)。

 

 

1938年黄琪翔与叶挺、张发奎、郭沫若、陈铭枢

 

1938年春, 右起:黄琪翔、陈铭枢、郭沫若、张发奎、叶挺。  

 

黄琪翔、陈铭枢、张发奎、叶挺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主要将领。北伐中,第四军在汀泗桥战役中威震中外,闻名寰宇,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。  而黄琪翔与其他四军将领在北伐中建立的友谊伴随了他的一生。 

 

1941年初黄琪翔调任预备集团军总司令,此时叶挺因皖南事变被俘关押在恩施。  黄琪翔与叶挺是北伐时的亲密战友。  黄琪翔认为大敌当前,正需要叶挺这样有才能有经验的指挥官, 国共团结合作,抗日才能胜利。   黄琪翔伉俪不避嫌疑,多次亲往探望,设法照顾其生活并送上亲手做的客家菜。  他们不但钦佩叶挺将军的为人,也很同情他的遭遇。后来黄琪翔在路过叶挺肇庆旧居时,曾写下了时花异草知何在?红叶长留天地间的诗句,以纪念北伐时的老战友叶挺将军。

 

 

铁军牌

16_iron_army.jpg

 

19266月,国民政府为实现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主张,兴师北伐。北伐中,汀泗桥战役威震中外,闻名寰宇,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。

黄琪翔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。他与各友军并肩战斗,下醴陵,克平江,直抵汀泗桥。

汀泗桥一役是北伐战争胜负的关键,也是吴佩孚北洋军生死所系。因此,一场激战势在必行。

汀泗桥背山靠水,地势极为险要。 1921年湘鄂军阀争战,湘军赵恒惕曾以数万之众攻打守桥鄂军十三天,终为鄂军吴佩孚所败。

此次革命军若能攻克汀泗桥,便可打开北伐胜利的大门。 1926826日拂晓,第四军向汀泗桥发起了十二次强攻。两军对峙,短兵相接,战况极为惨烈。敌军凭借天险,居高临下,而我军则须向上仰攻,又受阻于急流,伤亡惨重,久攻不下。然而形势逼人,若不能及早克敌制胜,一旦吴佩孚援军赶到,战局不堪设想。

是夜军部召开紧急会议,共商对策。

黄琪翔胸中兵甲,运筹帷幄。由于他有先见之明,早在激战期间已派人侦察地形,因此在会上建议以所部三十六团为前锋,即晚开赴上游水浅处,强渡大河,直取汀泗桥北岸敌后阵地。我大部队则从桥南猛攻敌军,腹背夹击,必可一举歼敌,夺此天险。全体与会人员精神为之一震,鼓掌赞同。俄国军事顾问尼基金亦盛赞此作战计划是胆识俱全的奇谋妙计,智慧结晶

会后全军即按此计划迅速部署。 827日凌晨,黄琪翔率部英勇奋战,终于成功渡江,夺取了桥北敌后中央阵地。桥南大军以叶挺的独立团为前锋,向守桥敌军发起强攻。南北夹击,终于全歼敌军,夺下了汀泗桥。

汀泗桥战役的胜利,显示了正义之师攻无不克的无比锐气,为北伐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
第四军乘胜挥师北上,下贺胜桥,直捣武昌,一路势如破竹,战功显赫,因而赢得了铁军的美誉。

为表彰黄琪翔和叶挺在北伐战争中,勇冠三军,屡建奇功的辉煌战绩,二人同时升任师长。黄琪翔更于19274月荣升第四军(铁军)军长,时年二十九岁。

 

抗日战争中的第五战区的将军们

 

1940 415

地点是湖北省老河口, 第五战区司令部会议室前, 会议是襄宜会战军事会议。 

 

左起:吴仲直(1)、高永年(2)、刘汝明(3)、王鸿韶(4)、郭忏(5), 汤恩伯(6)、孙连仲(7)、李宗仁(8)、张自忠(9)、黄琪翔(10)、韦永成(11)  

 

襄宜会战于19405月展开, 我军寡不敌众, 牺牲惨重。  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在激战中壮烈殉国。   黄琪翔痛心疾首, 满腔悲愤, 当奉命撤出枣阳时, 在办公室的黑板上, 挥泪仿书岳飞的“还我山河”四个大字。

 

黃琪翔郭秀仪1947年摄于德国

 

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,黄琪翔第一个以现役军人的身份,公开声明:“从此退役,绝不参加内战。”   

蒋介石为避免他造成更大的“负面”影响,于1947年将他派往德国,任中国驻德军事代表团团长。

1 2 3 <<  >> 5 6 7 8 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