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军牌
16_iron_army.jpg
1926年6月,国民政府为实现孙中山先生反帝反封建的伟大主张,兴师北伐。北伐中,汀泗桥战役威震中外,闻名寰宇,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。
黄琪翔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。他与各友军并肩战斗,下醴陵,克平江,直抵汀泗桥。
汀泗桥一役是北伐战争胜负的关键,也是吴佩孚北洋军生死所系。因此,一场激战势在必行。
汀泗桥背山靠水,地势极为险要。 1921年湘鄂军阀争战,湘军赵恒惕曾以数万之众攻打守桥鄂军十三天,终为鄂军吴佩孚所败。
此次革命军若能攻克汀泗桥,便可打开北伐胜利的大门。 1926年8月26日拂晓,第四军向汀泗桥发起了十二次强攻。两军对峙,短兵相接,战况极为惨烈。敌军凭借天险,居高临下,而我军则须向上仰攻,又受阻于急流,伤亡惨重,久攻不下。然而形势逼人,若不能及早克敌制胜,一旦吴佩孚援军赶到,战局不堪设想。
是夜军部召开紧急会议,共商对策。
黄琪翔胸中兵甲,运筹帷幄。由于他有先见之明,早在激战期间已派人侦察地形,因此在会上建议以所部三十六团为前锋,即晚开赴上游水浅处,强渡大河,直取汀泗桥北岸敌后阵地。我大部队则从桥南猛攻敌军,腹背夹击,必可一举歼敌,夺此天险。全体与会人员精神为之一震,鼓掌赞同。俄国军事顾问尼基金亦盛赞此作战计划是“胆识俱全的奇谋妙计,智慧结晶” 。
会后全军即按此计划迅速部署。 8月27日凌晨,黄琪翔率部英勇奋战,终于成功渡江,夺取了桥北敌后中央阵地。桥南大军以叶挺的独立团为前锋,向守桥敌军发起强攻。南北夹击,终于全歼敌军,夺下了汀泗桥。
汀泗桥战役的胜利,显示了正义之师攻无不克的无比锐气,为北伐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。
第四军乘胜挥师北上,下贺胜桥,直捣武昌,一路势如破竹,战功显赫,因而赢得了“铁军”的美誉。
为表彰黄琪翔和叶挺在北伐战争中,勇冠三军,屡建奇功的辉煌战绩,二人同时升任师长。黄琪翔更于1927年4月荣升第四军(铁军)军长,时年二十九岁。
|